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宋辛弃疾拼音版(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)|世界今热点

2023-06-17 07:14:02 来源:互联网

导读

1、此词自辟意境、写法新奇,通篇用比拟手法,一气贯注,寓意深沉,风格绮丽宛转,色彩浓丽缤纷,是词人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2、夏敬观评日:“连续诵之,如笛声宛转,乃不得以他文词绳之,勉强断句。


【资料图】

3、此自是好词,虽去别调不远,却仍是裱丽一派也。

4、”用十三女儿学绣喻春光丰满,用轻薄浪子难久比喻风雨对春花的摧残,护花爱美之意的深处,是对美好生命的热爱和呵护之心。

5、落花将春水酿成醇醪,与人之清愁约会,想象奇妙,余味无穷。

6、 为了加大“赋落花”的情感重量,词章从“繁花”切人:“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,一枝枝不教花瘦。

7、”如果依现代女性年龄标准看,十三岁不过是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稚气十足的少女,谈什么拈针学绣。

8、也许是中国古代女性早熟吧,十三岁被视为“豆蔻年华”的妙龄期。

9、如唐代诗人杜牧就这样描写他喜爱的歌女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

10、”(《赠别二首》其一)诗人把“昨日春”比成“十三岁女儿学绣”真算是善于创新的神来之笔:如果把“昨日春”比做一位姿容娇美而又技艺精湛的成熟的绣花女,凭着丰富的刺绣经验,当然要讲究个疏密相间,浓淡相宜的美学原则,决不可能把每一朵花都绣得同样鲜艳肥大;只有十三岁少女如春蕾初绽,涉世未深,心地不杂一丝尘滓,有少女的聪慧和青春的热情又不工于心计,学起刺绣来,全神贯注,一丝不苟,一枝一叶自然会绣得丰盈而厚实,真个是“一枝枝不教花瘦”,体现了春阳普照,春雨均沾的春的特点。

11、这正好显示了姹紫嫣红、繁花似锦的浓郁而热烈的春光。

12、 诗人写春闹花繁的可喜,正是为了反衬春去花残的可惜:“甚无情便下得雨儇风倦,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。

13、”大自然真个是太无情了,竟忍心让风雨一个劲儿摧残折磨着春花,使零落残红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园林地面,简直像铺上一层地毯一样。

14、春花随风飘落,地面或厚或薄,那厚处犹如红色地毯上叠起的皱纹。

15、这落红狼藉的景象描画,昭示了诗人对花落春残的惋惜情怀。

16、 下阕,诗人从对“昨日春”的深情关注中转到对“而今春”的艺术观照:“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。

17、”诗人对春的情感太深太重了,他简直把春当成理想中的情人。

18、春,本是岁序中一个季节,诗人不但使她有明确的性别、具体的年龄,还有鲜明的个性。

19、当写到东风君临大地、万物开始苏醒的“昨春日”,诗人把她比成十三岁的妙龄女郎在心爱的绣物上绣进少女的柔情,绣进青春的智慧,一心绣出人间最美丽的锦绣;当写到春尽花残的“而今春”,诗人又把他比成用情不专、朝秦暮楚的浪荡子。

20、这不但充分体现出诗人爱春惜春真挚情怀,也收到了诗歌口语化的美学效应。

21、 人生代代无穷已,风雨年年送春归。

22、诗人回忆起前一年送春归去:“记前时送春归后,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。

23、”“春来江水绿如蓝”,自居易不过写出了春水的颜色,就惹得人们赞叹不已,被誉为咏春的名句;辛弃疾呢,却进了一层,道出了春水的质地:浓浓的、酽酽的,春水春波像酿成为一江醇醪佳酿。

24、春真的要走了,愁,是诗人内在的情感,怎么一下子变成“约”的对象,从外部应邀而至呢。

25、显然,愁,被诗人别具机杼地人化了,仿佛变成了与诗人休戚与共的好友,被邀请在杨柳岸边等候着为春举行告别宴会,以壮春的行色哩。

26、向春告别,为什么要在“杨柳岸边?”因为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,在这里,春也被人化了,也成了诗人难分难舍的挚友了。

27、人与自然如此融洽契合,真亏诗人妙笔驱遣。

28、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:稼轩《粉蝶儿》起句云:“昨日春如十三女学绣”;后半起句云:“而今春如轻薄荡子难久”,两喻殊觉纤陋,令人生厌。

29、后世更欲效颦,真可不必。

30、艾治平《宋词名篇赏析》:其实两喻是不纤也不陋的。

31、不仅比喻的本身不陋,其含义也颇耐寻味。

32、也是新颖、别致而形象化的。

33、夏敬观评稼轩词,说此首“连续涌之,如笛声宛转,乃不得以他文词绳之,勉强断句。

34、此自是好词,虽去别调不远,却仍是裱丽一派也。

35、"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上一篇 : 世界速递!金山云(03896.HK):6月16日南向资金减持444.4万股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